在2023年精神心理護理與管理新進展研討班暨精神心理護理學術交流會上,蒙泰轉化的護士發明“醫用防抓傷安全衣”太受歡迎了,有護長現場就體驗了一番,表示“安全又好用”。
精神障礙患者在病情發作時,其行為受病癥控制,有可能用手抓傷人或咬傷周圍人,既可能傷害到他人也可能傷及自己的事。為了保護患者,保證護理安全,醫護人員需要及時上前阻止并控制患者病情。
在阻止和控制患者的過程中,患者可能會抓傷或者咬傷醫護人員,尤其是手臂和手背,頸部等部位,增加了醫護人員受傷或者感染等職業暴露的概率。
為解決此臨床難題,長春市六醫院護理部劉維遠研發了“一種醫護防護服”,并在2019年申請了國家雙專利(實用新型專利:ZL2019205446472.5,外觀設計專利:ZL 2020030238382.8),這是國內首款保護精神科醫務人員的護理用具。
現場,有護長對防抓傷安全衣提出了疑問,專利發明人給出了專業的答復。
問題一:應該在什么情況下穿防護服?如何拿取穿戴?
發明人回答:日常工作中防護服統一同時放置于護士站和一級病房(興奮室)的門口兩處位置便于抓取的位置,定置定位進行管理。
作為一名精神科基層病房管理者,首先它的放置符合病房管理要求。其次,在精神科臨床工作沖動率確實很高,但毫無前兆的沖動和攻擊行為相對較少,絕大多數我們是有時間進行前期評估準備的。例如:當科室要來新入患者我們可以提前穿著防護服,或其他情況我們也可以提前或直接穿著防護服給予支援均可,且防護服的穿戴時較為方便。
問題二:防護服有點厚重,穿起來是不是不太舒適?
發明人回答:防護服可能穿著上會有不舒服的感覺,特別是夏季溫度較高的時候,其他季節可以增加使用穿著時間。這方面研發團隊有所考慮,我們已經改進了防護服的材料,整個軀干部是透氣材料。但要在不影響防護服的防護效果為前提且大多數時間防護服不需要長期進行穿著,只是應急使用。如果真是舒適性方面確有缺點,但我在防護服在臨床中確實起到保護護理人員且能使職業暴露的發生率降低的話,我會優先考慮護理安全,次要考慮舒適性問題。
迄今,“醫用防抓傷安全衣”已升級至第三代,應用于全國各地20多家醫院精神科,覆蓋面非常廣泛,成功為精神科護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份暖心的保障。